牧民住房
根据生活季节的不同一般住帐篷、土房(房屋),但仍以住帐篷为主,究其原因与游牧生活有关。在长距离,大范围游牧的地方,人们多住帐篷,如在夏窝子等;而在定居的地方,比如冬窝子(冬天放牧的地方)则以土房为主。建政前,玛曲各部落除寺院外没有一间土房,均住帐篷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随着草场的承包,县城附近的尼玛乡,交通比较发达的欧拉、欧拉秀玛、阿万仓、曼日玛等乡和河曲马场的牧民,多有盖土房定居的,其中一部分曾得到县人民政府的帮助。当然千百年来牧民始终无法丢弃帐篷的原因,是土房在逐水草而居的自然畜牧业中,是无法代替帐篷易折易迁的优点的。
在玛曲县牧区,帐篷主要为牛毛帐篷和白布帐篷两种,其形状均为不规则的长方形或正方形。牛毛帐篷是耗牛毛纺成线、织成宽约30厘米长1-2米的一片一片的粗氆氆,这种氆氆牧民称为“日雅”,然后将一片一片的“日雅”拼缝起来,遂为帐篷。一顶帐篷需二三十片、四五十片不等,特大的帐篷则需更多。牛毛帐篷均为黑色。有些牧民为了帐篷的美观,或者牛毛少,羊毛多时,也有用羊毛做“日雅”四壁的,而用牛毛“日雅”做顶部,看上去黑顶白壁,美观漂亮。有的则用羊毛“日雅”从帐篷门到篷顶,直延伸到后壁,形成一条白色的宽带。一般帐篷由篷顶、四壁、横梁、撑杆、篷绳、木橛等组成。在帐篷顶部正中有一条长约1.5米,宽约50厘米的天窗。天窗能通风、能采光。天窗上有一块盖布,白天打开,夜晚盖上,即可防雨雪,又可防风寒。篷顶与四壁交接处的四角和四边的中部,各缝有1根长绳,一共8根(也有多此数者),称为“江塔”绳,绳往往长七、八米,有的长十几米,一般是结实的牛毛绳。帐篷四壁的底部缝隙角部,还缝有若干钉木橛的绳扣,其距离多为30-40厘米。帐篷的门,大多是左右帐壁合拢充当。其中一面晚上用橛子固定,白天可撩起;另一端则始终固定;有时门是一道可掀开的帘子,平时合上,进出掀开。
帐篷结构简单,拆迁十分方便。搭帐篷时只需用两根木杆竖在地面,上面架一根木杆作横梁顶住篷顶,即可将帐篷撑起,再将“江塔”绳扯紧,用木橛或铁桩将帐篷固定。一般为了将帐篷完全挣开挣展,还要在“江塔”绳靠近帐篷的部位用一根木杆撑起来,起到将帐篷四壁提高的作用。最后,用木橛钉住帐篷四壁底部的小绳扣,这样,短短的几十分钟,快的十多分种,就可在草原上支起一顶帐篷。
一般帐篷内的使用面积为20-30平方米,小的则只有十几平方米。门开在背风的方向,多数向南。有时一个部落为了看住自己的牛羊不被偷盗,也有将帐篷搭成圆形而门朝其它方向的。帐篷正中为灶,左为上首男住处,并招待客人,多铺有牛、羊皮;右为下首女住处,一般席地而坐,晚上在铺就的牛羊皮上和皮袄而卧。帐篷上首设有佛台,供有佛像(雕像、画像或活佛的照片)、敬神的酥油灯、净水碗等供具。四周边角多放粮食、毛皮、衣物等杂物,即可充分利用空间,也可阻挡寒风侵入。也有人家专门在帐篷四周用草皮砌成高约1米的挡风墙,或者用牛粪围一圈1米多高的矮墙,借以阻挡冬季寒冷。锅碗瓢盆等炊具放在帐篷入口的左边,有的人家便于夏季燃火堆放一点干牛粪。牧民的冬季帐篷,一般选择向阳避风处,夏季多选择山坡高处住扎。
牧区的牛毛帐篷,除以上优点外,还有经济实用、方便、经久耐用、防雨防雪的功用。一般结婚时制作的一顶帐篷要用一辈子;如有损坏的地方则用新织的“日雅”换上,抑或补上。如果人口增多,嫌帐篷小了,可将“江塔”绳下移,再将帐篷底边接上一截,帐篷就可变大。反之,将“江塔”绳往上移,帐篷又可变小。
牧民家庭除牛毛帐篷外,往往还有一两顶白布帐篷。白布帐篷的结构与牛毛帐篷相同,只是较小,轻便。该种帐篷很漂亮,一般是牧民家庭来尊贵的客人,或者请僧人念经,或者夏季亲朋一起过节,参加赛马会,出门旅行临时使用。
牧民过去的土房,一般结构很简单,先用土打起墙或草皮(铲成30-40厘米;厚度10厘米左右的长方形方块)砌起,出门留窗户,而窗户开得很小,多数安有玻璃(比如尼玛乡萨合村原住点),房内用若干木柱支撑。房顶也很有特色,在柱梁上铺上一层柴草,然后用稀泥抹平。此种房顶不怕风吹,房内也暖和,但须三年或二年补上一次泥土,以防漏雨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各乡牧民建的新房,多用砖木(有的用空心砖)结构;有的当地干部职工多建造太阳能采暖房。
一般有土房的牧民,都有一定的家具,较帐篷内为多,有藏式饭桌、藏式木柜等。房内筑有坑或支设床,不再睡地上。牧民的牛羊一般在土房旁边用牛粪或草皮砌一圈1米多高的牛羊圈,居住帐篷的牧民则是在帐篷旁钉上若干个木桩,木桩上拴着拴牛的牛毛绳,牛毛绳上每隔10厘米有一根长一、二尺带绳环的短牛毛绳分出。晚上牦牛回圈时,或者中午奶牛挤奶时,以牛毛绳为中线,左右两边牛头相对相错地将牛栓住,牛便不会走散。
僧人住房
僧人住房,一般屋内四壁大都用木板装饰,贫苦僧人则是装饰半壁。墙上均装有佛龛和碗架,活佛和高僧还装有壁橱。佛龛内供有佛像和经卷,还供有铜质或银质酥油灯和净水碗1至3付(每付7个)。酥油灯每天点1至2次,净水碗内盛干净水,每天早晨献上,下午汇集泼到墙上。藏族群众使用碗很讲究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用碗,互不乱用。炕为连锅炕,中间用拉帘隔开。炕中央置长条炕桌一张,终年不移动。炕桌两侧为坐、睡之处。一般僧人炕上铺一条藏毡,上铺一张羊皮。过去晚上睡觉,身盖满腰和披篷,头枕衫裙、背心和袈裟,但随着改革开放后牧区人民生活的改善,僧人多有床铺被褥者。有些活佛或富僧,备有羊皮褥或绸缎料铺盖。炕桌头置炒面匣和三角鼎形铜保温火炉一个,火炉四周铸有各种图案。炉内燃木炭或牛粪,炉上搭铜壶。盖以小棉罩保温。炕头为锅台,有锅两口,一口熬茶,一口做饭。熬茶用铜锅,做饭用铁锅,互不混用。室内无桌凳,有的在墙根制一长条角柜,下放木炭,上放桌凳。
僧人住房,多是自己修建。有经济困难无能力修者,一般借住或与人搭住,直到自己有房为止。僧人住房,一般多为独院平房;后院为高台阁楼,画梁周雕栋,富丽堂皇,各自有别。房内陈设华丽,地上铺栽毛地毯,炕上铺栽毛毯子,还有高级织锦缎的坐垫等。另外,设佛殿、客房、灶房、仓库、客房以及管家和仆人的住房、马厩等。僧人各季取暖,都用长方形铁皮火炉,燃料多用于干牛粪,个别开始用煤炭做燃料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