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乐章:历史溅落的跫音
“戴海螺项饰的白胸雕,展翅翱翔是蓝天的骄傲,敛翼降落是峭岩的快乐,没有你峭岩该多寂寞……”原生态的旋律,呼吸青藏高原的气息,依偎七仙女峰的峻峭,吮吸曲合尔湖的乳汁,坐标马嘶羊咩的声频……
繁写体的歌词、甲骨文的音符,透出史诗的精气、梦幻和神奇的元素:雪山峡谷的落差、湖泊河流的纵横、牛马羊群的游动、民族风俗的淳朴,凝固歌声怎样的铜釉味?聆听大水泉的喷涌,审美当庆湖的清澈,旋律的每一鳞屑沫、音符的每一道棱角,不知讲述了多少传奇故事的细节,缩影了多少七彩纷呈的画面?
挟着土地本味的乐谱,浓缩了千百年的文化脉动,注册上民族情怀的商标。
远方,宗喀石林花香鸟语的欢声,天籁之音代言栖息乐园的愉悦;近处,龙头琴声的缭绕,营造一份安宁福祉的恬淡……
的确,地图上的玛曲只是一个名词,历史中的玛曲却是一个动词。名词来自山水的形体,动词源于世代的繁衍:从亘古荒原上的白鹿图腾,到“扎西德勒”的问候,从藏传佛教寺院的风铃,到红军长征的号角,刀光剑影、马蹄铮铮,一首战歌雕塑民族不屈的丰碑!
滴水藏歌,跫音无字:
圆圈舞蹈是一枚跫音。
黄河首曲是一枚跫音。
河曲马场是一枚跫音。
万兵战役是一枚跫音……
还有乔科沼泽地、西麦朵合塘、格萨尔文化、察干外香寺,宛如一首首不老的《阿克班玛》,溅落下一枚枚清耳悦心的跫音。
千回百折,鳌愤龙愁。吟唱这一首歌,何尝不是阅读一段历史。千百年来的依然故我、缄默无语,见证了多少星旗电戟、烟火弥漫,经历了多少风雨云涌、改朝换代?
愿躺入歌声的怀里假寐,痴醉不醒。
第二乐章:山水抖落的颤音
“红唇白齿的壮小伙,出门是部落的骄傲,归来是同龄者的快乐,没有你人心该多寂寞……”水酿青稞酒,山掬格桑花。
水,作曲的动态,山,作词的静态。走入香巴拉的人间天堂、沉浸在“黄河第一弯”的含商咀徵中,有从梦幻和神奇中姗姗飘逸的体味:
西梅朵合塘的金莲花,借来阳光的袈裟,表演随风荡漾的芭蕾,梦游在蓝天襁褓的云朵,策划牛羊低吟的儿歌;贡赛尔喀木道轻捷地揉开晨光的眼睑,让人第一时间驱散蜷夜的透冷、剔去心情的浮躁,远离城市的尘嚣。
月色的柔美洁净,保暖着呢喃的睡意。天鹅与黑鹤偶啾的远去,秃鹰与藏獒身影的远离,引导目光穿透阴霾,憧憬春水的温暖,牢记山峰的海拔。远去不归的飞箭急湍,童年蹩脚的恶作小品,刻骨铭心的初恋悲情,虽不是一组名词所能涵义,可是一串动词定能描绘。
都说水是山的魂,山是水的魄。纵目远眺,收尽眼底的峰峦雪山,挥洒出一帧性感十足的画卷,触摸每一块山石的脉动,其实是在触摸人生信仰和生活态度;柔情四溢的黄河源泉,颤动音波起伏绵远,让你面对行云的乐谱版本,传递思想定力和艺术的妙语,低吟不会老去的民谣。
悠远体的歌咏,镶嵌在黄河的上游,展示出高原侠骨的立体;绕粱版的清唱,抖落下民族风情的斑驳,彰显出柔情似水的彩色。无论风起雪落、四季轮回,从土地深处喷薄而出的声波,惯性回荡在岁月的原野,保鲜婉转动听、宠辱不惊的真谛。
玛曲天空下的四季,每一道遒劲、挺直的笔划,成就了千山的侠骨、百湖的柔情——如歌行板,响遏行云,永远定格在西北高原的圆点上。
愿站在山水的面前遐思,感悟人生。
第三乐章:家园滴落的余音
“戴金子项饰的黄水鸭,盘旋低飞是草原的骄傲,浮水游戏是海子的快乐,没有你海面该多寂寞……”人生其实也是一首歌,不一定需要完美,但一定向往完整。
老去的石墙依古树、不息的流水偎老宅。老伉俪温润的日子,闲情逸致的境界,流露出与世无争的性情,让人怀揣质感的敬意:阿爸静静地品着酥油茶,没有形容词的表情,继续讲述着一鳞半爪的掌故;坐在屋檐下的小凳上的阿妈,纹丝不动地遥望远方,她眼光的浑浊或清亮,却无法揣测背后的文字……
乔科曼日玛湿地洗涤扎西的足迹,倒影卓玛的梳妆。阿尼玛卿雪山的性感,彰显他刚烈剽悍的禀性;格桑梅朵花娇艳如初的柔美,妆点她妩媚可人的容貌。虽无力量化阿爸一根根雪白的虬髯,也无心熨平阿妈一道道沟壑的皱纹,可在人生的歌咏里,旋律的曼妙是面对逆境、不屑宿命的微笑。
也许真有一天,玛曲汉子会离乡背井,可无论你名满天下,还是漂泊四方,相信河水依然邮去家书的承诺、雪山绝然收藏你乡愁的纯情。当染白双鬓儿孙绕膝时,沏一碗酥油茶、品一碟牦牛肉,在采日玛日出的前方颐养天年,追怀人生五味不尽,感叹生活日新月异。
山峻水柔,因此育人。真实的歌声,就是原始的心声;传世的名歌,更是动情的民歌——歌名是雪山上的洁白,歌词是河流畔的翠绿,旋律是接地气的踏实,歌手是正能量的主角……
物华天宝,因此护佑。与山唇齿相依,习惯感恩是尊重生命的感怀;与水咫尺相伴,奉献大爱是敬畏自然的常态。
物随心移,心由境造。倾听这一首歌,恭听兮长思,倾心兮曲移,调整我审美的视角,沉淀我内心的思量;歌声调整我审美的视角,提炼我人生的感悟:
因真而立,因美而赏,因善而行。
|